序号 | 获奖名称 | 成果名称 | 人员 | 年度 | 级别 |
1 | 省级2022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面向产业和区域的全过程产教融合研究生联盟育人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 王守仁,张辉,孙选,李发家,曹树坤,夏佃秀,王慧,温道胜,刘海宁,杨学锋 | 2022年 | 省级 |
2 | 省级2022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泛在学习环境下以人格养成为引领的进阶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杨波,潘永智,应华,葛荣雨,陈乃建,王潍,李映君,王慧,吕冰,杨玉娥 | 2022年 | 省级 |
3 | 省级2022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面向新工科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机械工程专业群建设与实践 | 曹树坤,孙选,吕杰,房纪涛,吴长忠,赵东,张辉,李映君,陈乃建,李国平 | 2022年 | 省级 |
4 | 省级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及示范应用 | 王守仁,张辉,乔阳,杨丽颖,郭培全,王砚军,夏佃秀,杨学锋,温道胜,王高琦,翟永真 | 2018年 | 省级 |
5 | 省级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机械电子工程类专业课程融合与创新实践教学应用研究 | 陈乃建,张辉,门秀花,孙选,曹树坤 | 2018年 | 省级 |
6 | 2025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 启智·赋能·跃迁:教学生态转型视域下“三全育人”人才赋能路径探索与实践 | 杨波、付秀丽、潘永智、吕杰、高常青、陈乃建、李映君、葛荣雨、戚美、张义花 | 2025年 | 校级 |
7 | 2025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五维托举、萃智引领、创赛融合”创新实践育人平台构建与应用 | 房纪涛、赵秀霞、高常青、吕杰、陈乃建、赵东、孙选、葛荣雨、张义花、刘荣来 | 2025 | 校级 |
8 | 2025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多元混合的教学模式与环节渗透评估体系研究 | 陈乃建、门秀花、吕杰、陈鑫、房纪涛、董全成、韩兆翠、赵秀霞、赵珅 | 2025年 | 校级 |
9 | 2023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 “数智赋能,科教融汇,价值引领”——面向人才进阶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潘永智,杨波,吕杰,付秀丽,葛荣雨,王艳芳,宋开峰,李永,王相宇,王高琦 | 2023年 | 校级 |
10 | 2023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机械专业教学综合改革 | 王蕾,付秀丽,王晓琴,蔡冬梅,赵诗奎 | 2023年 | 校级 |
11 | 2023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强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杨玉娥,赵东,张义花,张辉,安延涛,任升峰,刘海龙,朱晓璇 | 2023年 | 校级 |
12 | 2023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多元化3D打印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吴长忠,曹树坤,孙选,周意华,杨雪,高常青,刘伟,吴明清,朱星雨,王永卓,田佳欣 | 2023年 | 校级 |
13 | 202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面向新工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 | 李映君,曹树坤,李发家,王潍,王桂从 | 2021年 | 校级 |
14 | 202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面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研究 | 陈乃建,门秀花,陈鑫,王娜,赵珅 | 2021年 | 校级 |
15 | 202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产教融合工程案例资源库的机械专业课程群建设实践应用 | 门秀花,孙选,陈乃建,董全成,王娜 | 2021年 | 校级 |
16 | 202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在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 王蕾,王慧,王晓琴,蔡冬梅,赵诗奎 | 2021年 | 校级 |
17 | 2019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 基于工程素养培养的高校基础课教学范式优化研究 | 杨波,葛荣雨,潘永智,王艳芳,宋卫卫 | 2019年 | 校级 |
18 | 2019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及应用 | 潘永智,杨波,葛荣雨,王艳芳,付秀丽 | 2019年 | 校级 |
19 | 2019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机械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潍,王桂从,李映君,高常青,曹树坤 | 2019年 | 校级 |
20 | 2019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面向标准化管理与质量保障的智慧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 吕杰,李慧娟,吴长忠,付秀丽,孙选 | 2019年 | 校级 |
21 | 2017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工程专业实践平台的应用研究 | 门秀花、马玉真、孙选、韩青 | 2017年 | 校级 |
22 | 2017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代设计方法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王桂从、高常青、王潍、杨雪、李映君 | 2017年 | 校级 |
23 | 2017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虚拟仿真与网络化测试的创新实践教学应用研究 | 陈乃建、宋方臻、马玉真、门秀花、王娜 | 2017年 | 校级 |
24 | 2015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国际化背景下工程图学教学模式研究 | 王艳芳、宋卫卫、杨波、葛荣雨、崔卫华 | 2015年 | 校级 |
25 | 2015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创新方法理论的高校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研究 | 吕冰、昃向博、赵方、曹树坤、高常青 | 2015年 | 校级 |
26 | 2015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强化工程实践教学在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付秀丽、王慧、昃向博、孙选、侯志坚 | 2015年 | 校级 |